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应知应会知识

84
0
2023-11-15 17:23
护理培训学习
NSLv2
Followers:102Columns:14


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感控的基本概念


1、医疗消毒供应中心

是指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,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设置的消毒供应中心、消毒供应室和面向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企业的消毒供应机构。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承担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、器具、洁净手术衣、手术盖单等物品清洗、消毒、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,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,出具监测和检测结果,实现全程可追溯,保证质量。

2、标准预防

认定病人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,须进行隔离,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者是否接触非完整皮肤与黏膜,接触上述物质者,必须采取预防措施。

3、去污

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、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。

4、清洗

去除医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,流程包括冲洗、洗涤、漂洗和终末漂洗。

5、消毒

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,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,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。

6、灭菌

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(包括细菌芽孢)的处理。

7、湿热消毒

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,代谢发生障碍,致使细胞死亡。包括煮沸消毒法、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。

8、灭菌过程验证装置

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,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。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,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。

9、A0值

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,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,温度相当于80摄氏度的时间(秒)。

10、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

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指示物。

11、纯化水

去除了所有的离子、热源及绝大部分的微生物。


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感控的相关知识

1、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

物流由(污)到(洁),不交叉、不逆流。空气流向由(洁)到(污)。去污区温度要求在(16-21℃),相对湿度要求在(30-60%);检查、包装及无菌区温度要求在(20-23℃),相对湿度要求在(30-60%);无菌物品存放区温度要求低于(24℃),相对湿度要求低于(70%)。

2、六种标准预防防护用品

帽子、口罩、眼罩与面罩、手套、防护服/隔离衣、长筒胶靴/鞋套)等。

3、手卫生指征

4前5后(进入区域前或离开区域后;接触污染/或疑似污染物品后;做完一个工作环节后、进行新的工作环节前;接触清洁、消毒、灭菌物品前;手被污染/或疑似被污染后;医用手套戴前脱后)。为目前我中心感控办制定使用的观察法。

4、7步洗手法

内、外、夹、弓、大、立、丸(腕)。

5、清洗流程

(冲洗)、(洗涤)、(漂洗)和(终末漂洗)。

6、污染器械的分类应根据器械物品(材质)、(精密程度)等进行分类处理。

7、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查应采用(目测)或使用(带光源放大镜)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、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。检查器械(表面)及其(关节、齿牙)处,应(光洁、无血迹、污迹、水垢)等残留物质和锈斑;功能完好、无(损毁)。

8、包装要求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(锁扣)。有盖的器皿应(开盖),管腔类物品应(盘绕放置),保持管腔通畅;精密器械、锐器等应采取(保护措施)。

9、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(7)公斤,敷料包不宜超过(5)公斤。

10、灭菌包体积要求: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(30cmX30cmX50cm)。

11、纸塑袋、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(≥6mm),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(≥2.5cm)。

12、医用热封口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(参数的准确性)和(闭合完好性)。

13、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,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,冷却时间应(>30min)。

14、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(20cm-25cm),离墙(5cm-10cm),距天花板(50cm)。

15、无菌物品发放时,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,接触无菌物品前应(洗手或手消毒)。

16、无菌物品的发放记录应具有可(追溯性),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、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生产厂家、(生产批号、灭菌日期、失效日期)。

17、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(每周)进行;EO灭菌器生物监测应(每锅)进行。

18、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(清洗、消毒),干燥备用。

19、包装包括装配、包装、(封包、注明标识),器械与敷料不可同室包装。

20、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(空载)进行(B-D测试)。

21、发放无菌物品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(有效性),植入物及植入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,方可发放。

22、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,应(清洁)处理,干燥存放。

23、湿热消毒方法

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,湿热温度应(≥90℃,时间≥5min),或(A0值≥3000);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,其湿热温度应(≥90℃,时间≥1min,或A0值≥600)

24、灭菌蒸汽用水应为(软水或纯化水)。终末漂洗应用软水、纯化水或蒸馏水,纯化水应符合电导率(≤15μS∕cm(25℃))。

25、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(物品名称、核对者、包装者),(灭菌器编号、灭菌批次、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),标识应具有追溯性。

26、包装材料中纺织品的要求

应为非漂白织物,包布除四边外不应有缝线,不应缝补,初次使用前应(高温洗涤,脱脂去浆、去色)。应(一用一清洗),无污迹,灯光检查无破损。

27、消毒灭菌监测材料的要求

应有(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),在(有效期)内使用。

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感控的相关问答

1、医院常用的消毒、灭菌方法有哪些?

答:1)灭菌方法:压力蒸汽灭菌/干热灭菌、环氧乙烷、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、低温甲醛灭菌等。2)高水平消毒方法: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、二氧化氯、邻苯二甲醛、过氧乙酸、过氧化氢、臭氧、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,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。3)中水平消毒方法: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(碘伏、氯已定碘等)、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、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、酚类等消毒剂,在规定条件下,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。4)低水平消毒方法:包括使用季铵盐类(苯扎溴铵等)、双胍类(氯己定)等消毒剂的消毒方法。

2、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及要求?

答:1)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,使用后先清洗,再消毒或灭菌。2)被朊病毒、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,应按照先消毒后清洗、再消毒或灭菌的相关要求处置。3)耐热、耐湿的手术器械,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。4)环境与物体表面,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清洁;当受到病人的血液、体液等污染时,应先去除污染物,再进行清洁与消毒。

3、如何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消毒、灭菌的方法?

答:1)高度危险性物品,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;2)中度危险性物品,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;3)低度危险性物品,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,或做清洁处理;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,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。

4、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要求是什么?

答:1)所有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;不得重复使用。2)在没有明确标明有效期和失效期的具体日期时,有效期指当月最后一天(如有效期至2023年7月是指在2023年7月31日前有效);失效期指上一个月的最后一天(如失效期至2023年7月是指在2023年6月30日前有效)。

5、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什么情况下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?

答: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使用前,如果发现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完全、外包装潮湿、超过有效期、包装物破损等视为污染不得使用。

6、被传染病污染的器械应如何处理?

答1)被朊病毒、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,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,由MSSC单独回收处理。参照WS/T367中的方法:先消毒,后清洗,再灭菌。

7、发生锐刺伤如何处理?

答:1)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,用流动水冲洗。冲洗后,用消毒液(2%碘酒,或安尔碘)进行消毒,并包扎伤口。2)处理后立即报告部门主管,登记锐器伤表格,报告感染管理科。3)感染管理科与专科医生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。

8、灭菌监测方法有那些?监测的频率要求及各种监测的意义?

答:1)BD测试

监测方法及频率:每天第一锅空锅进行

监测的实际意义:检测灭菌器的冷空气排除效果

2)物理监测

监测方法及频率:每锅进行,重点监测灭菌时的压力、温度、时间

监测的实际意义:无菌物品放行依据之一

3)化学监测

a、包外化学监测

监测方法及频率:包外化学监测,每个待灭菌包的包外

监测的实际意义:包裹经过灭菌暴露及放行依据之一

b、包内化学监测

监测方法及频率:每个灭菌包的包内

监测的实际意义:包裹使用依据

C、化学批量挑战测试包(化学PCD)

监测方法及频率:非植入物每锅进行

监测的实际意义:灭菌物品放行重要依据

4)生物监测

监测方法及频率:生物监测包, 每周一次常规监测;植入物每锅进行

监测的实际意义:植入物放行的重要依据

第五类化学指示卡(爬行卡)的意义:通过颜色移动来判读灭菌结果。

爬行卡内化学染料熔化和向前爬行的速率是:由饱和蒸汽和化学染料熔点降低两者共同决定的。

9、生物监测不合格如何处理?

答: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必须停止使用该灭菌器,并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,重新处理,同时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,说明召回的原因,并立即查找原因:

1)查监测所有的生物指示剂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。

2)对灭菌器进行全面的检修,工程检修人员检修后签名确认,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该灭菌器。

临床已使用该锅号锅次的无菌物品的紧急处理:

1)报告院感染科及质控部→进行风险评估→找出可能受到影响的病人,密切观察相关的临床表现→必要时进行检查和治疗。

2)对事件发生过程及环节进行分析,并详细记录。

10、化学消毒应如何监测、记录?(含氯消毒液)

答:于每次配制后使用前监测浓度,并记录浸泡消毒的起始时间,浸泡物品。

11、湿热消毒应如何监测、记录?

答:监测、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。

12、消毒效果如何监测?监测结果?

答: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每季度监测有代表性的物品3-5件,监测结果≤20cfu∕件,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。

13、 标准预防的常见措施

答:1)手卫生规范。2)戴手套。3)正确使用口置、帽子、护目镜、防护面罩。4)适时穿防护服、防护鞋、防水围裙、鞋套。5)不同的区域应配置和使用适宜的防护用品。6)去污区应配置洗手和洗眼实施。7)应有安全操作规程,防止锐器伤。8)医疗仪器、设备、实施定期清洁消毒。9)医疗废物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置和管理。10)工作场所、物体表面与环境应随时清洁消毒和终末消毒。

Comments 0
Please to post a comment~
Loading...
Likes
Send-Pen
Favorites
Comment